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查看新闻
我国饲料工业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今后发展战略的思考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表时间:2010-11-1 11:04:12  点击:65
我国饲料工业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今后发展战略的思考 
——在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第六届大型企业联谊会暨第五届理事会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 白美清 
(2010年10月17日) 
各位来宾、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第六届大型企业联谊会暨第五届理事会四次会议在江西老根据地的英雄城南昌市召开,具有特殊的、深刻的意义。这两个会议,是在新世纪头十年结束、新的十年开始之际,在“十五”、“十一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即将启动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十年回顾、十年展望”。这是事关我国饲料行业全局和今后发展的一次战略研讨会,是动员全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团结战斗、开拓前进,打好向“饲料强国”进军攻坚战的动员会。它将在中国饲料发展史上书写新的篇章。
 
一、我国饲料工业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
 
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正值“十五”、“十一五”时期。这一时期的重大特点是: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后,于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这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发、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大转折点,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最快、取得成就最大的十年。我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总的看这十年,饲料行业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是有利的,虽然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袭击,但我们顶住了压力,承受了冲击,仍保持增长的好势头。饲料行业是以内需拉动为主,所受影响相对较小。我们在危机中谋发展,成为全球饲料行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饲料工业也取得跨越式发展。这十年是饲料行业成长壮大的关键时期,堪称饲料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我国饲料行业伴随着改革开放而起步、成长的。1980年,我国饲料工业产量110万吨,1990年发展到3194万吨,十年平均年增长308万吨;到2000年发展到7429万吨,十年平均年增长424万吨;到2009年发展到1.48亿吨,十年平均年增产量为822万吨,大大超过了前两个十年。饲料工业总产值由1990年的207亿元,到2000年上升为1580亿元,再上升到2009年的4266亿元。在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产品质量安全也不断改善,2009年全国抽查饲料产品样品合格率为91.51%,其中配合饲料合格率达到95.9%。饲料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支撑了中国肉类和禽蛋等畜牧饲养业的发展,目前全国肉类产量已达到7642万吨,在满足人们“菜篮子”需求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粮猪安天下”,饲料工业在其中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中国饲料工业也为全球饲料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在前年国际金融危机、禽畜病疫等袭击之下,美国、欧洲饲料业下滑的情况下,中国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一道,保持了发展的势头,成为国际饲料界的中流砥柱与支撑主力,扩大了我国在国际饲料业的影响力。从1975-2005年全球工业饲料总产量由2.6亿吨上升到6.26亿吨,2008年首次突破7亿吨,2009年预计可达7.076亿吨,增长1%,主要是来自中国等新兴国家增加的数量。
 
十年来中国饲料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突出的有几点:
 
1. 初步建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自主经营、较为完整的现代化饲料工业体系。包括饲料加工业、饲料添加剂、饲料原料、饲料机械设备制造工业和科研、教育、标准、检验等协调发展。因而保证了向畜牧业提供充分的、安全营养的饲料产品,促进了肉、禽、蛋、奶和水产品的持续增长,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在产量稳步上升,质量持久提高的情况下,十年来地区的战略布局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十年之前,没有一个省的饲料产量超千万吨,而现在,继广东(年产1753万吨)、山东(1677万吨)之后,河南(1047万吨)崛起于中原,辽宁(1038万吨)振兴于东北,成为我国饲料界的“四大金刚”。目前饲料产量居前十位的省(自治区)分别为广东、山东、河南、辽宁、河北、黑龙江、湖南、江苏、四川、广西,改善了地区布局。还要看到,在饲料体系的多个组成部分中,本土企业均占重要地位,体现了以我为主的原则,避免一些拉美国家的教训。
 
2. 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大型企业发展步伐加快。十年来,企业的整合提升,联合重组向面上扩展,大型企业和集团形成的聚合效应显现,在全国饲料业中所占比重上升。大企业向大而强、小企业向小而精方向发展的趋势明显。起步早、居于第一梯队的新希望、六和在2005年联合以后,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通威、温氏、恒兴、唐人神、正邦等,继续大步前进。后起之秀的海大、禾丰、大北农、双胞胎、铁骑力士等奋起直追,正迈入全国性大企业的行列。至于地区性、专业性分布于各地的大企业和集团,也日益壮大。据统计,2009年全国上百万吨的企业18家总产量5473万吨,占全国产量比重的37%。2009年世界饲料产量上200万吨的企业44家,其中我国占7家,在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之际,我国这七家饲料大企业年增长平均为21%,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十年,饲料“小、散、低”的状况大有改进,大中型企业你追我赶,努力生产精品,发展速度加快,组织化程度提高,标志着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增强,这是我们保持发展势头,继续大步前进的主要力量。
 
3. 扩大开放,企业“走出去”发生历史性变化。2004年中国成功地加入了国际饲料联合会(国饲联),成为与美国、欧盟、巴西等国饲料协会并驾齐驱的四大理事国之一,加强了与国际饲料界的交流与合作。这十年是饲料业走出国门,向国外输出资金、技术、人才最快的时期,不少大型企业纷纷到国外投资,据初步统计,已在10多个国家投资办厂,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扎根,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推动了当地畜牧饲料业的发展。目前这一势头正在加快。
 
值得重视的是我国饲料添加剂在新世纪从进口国转为出口国。其中维生素A、C、E及氯化胆碱等产品,已占国际市场的30%-50%,2009年赖氨酸净出口7.2万吨,蛋氨酸也改变了主要依靠进口外国产品的局面。添加剂工业的发展标志着饲料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4. 科技兴饲的步伐加快,科技成果的研发、转化、推广工作深入发展。这十年,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的科技进步奖。全行业科技普及水平大为提升,特别是饲料配方在引进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肉料比不少已接近世界的先进水平。肉鸡配合饲料转化率由“八五”时期的2.5∶1提高到目前的1.8∶1,出栏缩短18天左右;猪配合饲料转化率由4.0∶1提高到3.0∶1,出栏缩短40天左右;蛋鸡配合饲料转化率由3.0∶1提高到2.4∶1:水产配合饲料转化率由2.5∶1提高到1.8∶1。带动了各类饲料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
 
在我们取得重大成就的时候,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饲料业仍存在不少问题,总体来讲,企业经济实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在饲料安全上仍然存在不少隐患。部分小作坊、小企业在使用添加剂上出问题,屡有事故发生,造成不良影响,妨碍整个行业的发展。
 
概括地说,由于“十五”、“十一五”饲料规划的胜利实现,一个自主经营、充满活力、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的饲料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建成,一支在市场风波中锻炼成长的企业家队伍已初步形成,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饲料发展之路已展现在华夏大地。这里,需要着重指出,这条饲料发展之路的特征就在于它是企业主导型的。在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饲料业已形成民营为主的多元化经营的新格局。对于企业经营者,国家的政策导向就是促使他们拥有企业的真正的决策权和自主权,在有关企业的发展战略、投资决策、经营管理、人才开发、分配机制、扩大联合等方面,均由企业当家作主,使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的创业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加上进入市场经济后形成的社会体系的三元结构紧密合作,即:政府行政部门着重进行行政许可与管理、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进行宏观调控与引导;协会等中介组织,加强行业自律,提升服务功能,搭建平台,引领行业协调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集中精力搞好生产经营,一心一意谋发展,从而使社会三元结构融合成巨大的合力,促进饲料行业走上投资少、发展快、人民得实惠、社会能和谐的康庄大道。这就是这三十多年积累的饲料发展经验的精华,是我们今后前进的良好基础与有效支撑。
 
二、打好向“饲料强国”进军的攻坚战
 
明年我国即将进入“十二五”时期。党中央最近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党中央还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多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要坚持把经济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这对我们今后国民经济包括饲料行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工作的重点。
 
应当看到在“十二五”,在今后的十年,也是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的新的机遇期。我们的总体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立足国内解决人民对肉食需求的方针,与畜牧水产业的发展相适应,基本实现由饲料大国向饲料强国的转变。这是全行业的重大历史使命和光荣任务,其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
 
实现从饲料大国向饲料强国的转变,包括着丰富的内涵,更高的要求,不仅在产量上要超过世界大国,跃居第一;而且在饲料的结构调整、安全质量、经营管理、科技开发、搞活机制等一系列工作上,实现转型升级,争取达到和超过世界饲料业的先进水平,努力实现饲料工业的安全化、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
 
饲料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迈向饲料强国的战略性举措。总的来讲,我们必须从“要素增长型”转变为“创新驱动型”,从“资源消耗型”转变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这就是要摒弃旧工业化道路,全面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此,我们认为要重点抓好“四大体系”的建设,即绿色生态饲料工业体系、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企业组织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法律与政策支撑体系。
 
第一,建设安全、营养、高效、低耗、绿色生态饲料工业体系,真正走上可持续、促和谐、得实惠的新路子。这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也是向饲料强国迈进的根本途径。要切实改变重生产、轻污染,重眼前、轻长远,重量的扩张而不注重质的提升、重经济利益而不注重社会效益的旧观念。我们应当看到,现在环境、耕地、水资源等方面的污染已达到惊人的程度,这与畜牧饲料行业中滥用药物、粪便污染以及采用粗放的、落后的饲养方式分不开的。适应新的科技革命的需要,适应人们要求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的需要,必须下决心转变旧的发展方式,这是时代的潮流,人民的愿望,也是企业发展的企求。这一关不攻破,成为饲料强国只能是空话。因此,要在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加快步伐,建设“绿色生态饲料业”。用新技术革命成果武装全行业,运用先进的体系、先进的技术、先进的饲养方式去覆盖全国,提升工业饲料在老使用区的技术与水平,扩大占领工业饲料的空白区。可以说是“提升老使用区,开拓新使用区”。现在不用工业饲料的地方大约还有40%左右,尤其在中西部地区较多,潜力很大,任务很重,突破这个关口,饲料业就会出现大提高、大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建设布局合理、分工协作、高效运作、安全可靠的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企业组织体系。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发展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不可能由少数几个大公司覆盖全国的态势。我们必须建设以全国性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为核心,以区域性、专业化的大型企业为骨干,以中小企业为基础的企业组织系统,形成大而强、小而精,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企业群体。要看到我国饲料工业是在小生产、小作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全国性甚至世界级的龙头企业,可以说“大企业不强”;而小企业的发展,又处于“小、散、低”的局面。因此,提升企业组织化程度,上水平、上档次,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就成为当务之急。特别是要重点扶植产业化龙头企业,使之发展成为领军者,要让我国为主的跨国农牧饲料大公司出现在国际市场上;与此同时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整合、提升的力度,扶持其发展。对中西部等边远地区的饲料企业,要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上尽力扶持,使其赶上全国发展步伐。在全国真正形成一个各类企业协调快速发展的新局面。这样才能做到协调、持久、全面地发展,实现振兴饲料业的战略目标。
 
第三,建设饲料科技创新体系作为支撑。在面临新的科技革命的新时代,要使饲料业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是决定性的关键。要集中全行业之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制,切实改变饲料科技滞后的局面。要克服重生产、轻科研的观念,下大力抓重点科技课题,并迅速转化为新的生产力。要依靠重点企业,面向生产实际,攻克技术难关,掌握核心技术。要继续大力推行产、学、研的三结合。创造进一步使三方紧密合作的新形式,要在国家统一规划下进一步明确攻关课题,组织力量会战,尽快出成果、出效益。
 
经过调查,协会认为在饲料领域有几个方面需要重点攻关:一是在饲料配方上;二是在饲料添加剂上;三是在节能减排、治理污染上;四是在开辟利用新的饲料原料资源上。在这些方面争取有较大突破、较快进展。通过集成创新、引进创新,掌握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关键工艺。要与发展饲料工业的名牌工程、信用工程相结合,创名牌、扩市场、增效益。这方面要舍得下功夫、用人力、投资金。有远见的企业领导者一定要亲自抓科技创新、抓落实,方能取得成效。
 
第四,要制定与完善饲料法律体系、政策支撑体系。中国饲料业用三十多年赶上了西方国家上百年走过的路,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政策稳定、法律保证。我国要依法治饲,不断完善饲料的法律法规系统,保持基本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使饲料业已经形成的企业主导型发展局面能继续得到保障。不要因人因事而轻易变动,不走回头路,不搞瞎折腾。法律定、政策稳、人心安、百业兴。要加快制定饲料法等大法,同时要稳定和发展支持饲料发展的新措施、新政策。饲料是涉农产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产业,是薄利行业,需要公共财政的扶持和社会的关注。希望今后的政策为企业的发展多开绿灯,多补台而不要拆台,为企业自主发展保持一个较为宽松的宏观环境。
 
三、大力培育行业的领军企业、领军人物、领军队伍
 
我国饲料行业要实现向“饲料强国”的转变,根本在于要有世界级的一流企业、一流的领军人物、一流的领军队伍。人才出则企业兴,企业兴则行业旺。今后国际国内的形势对我和平发展有利,尤其饲料行业是以内需拉动为主发展,势头很好。要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根本的问题在于企业本身,特别是骨干企业担负着更为重大的社会责任。当前,需要冷静地、理性地分析企业的实际情况,正确地对待自己,认清优势与差距的所在,从而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组织力量,打好向饲料强国进军的攻坚战。这是这次大型企业联谊会的主题。
 
在党的直接哺育下,在全行业工作人员长期的苦干实干下,中国饲料企业形成了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它深深扎根于本土农民之中,从提供种畜、饲料、养殖、技术、收购、加工、销售到金融担保等、形成一整套综合服务系统。我们的技术人员、经销人员与饲养户打成一片,亲如家人,成为农民的知心朋友,从而把现代养殖业同中国这个小农、小生产经营为主体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具有极大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国外企业很难在我国办到的。另一个优点就是中国饲料队伍具有东方文化、文明经商的优良传统。中国饲料界的人才,扎实肯干,勤于学习,消化吸收能力很强,对新鲜事物、高新技术很敏感。尤其是中国管理、经营企业,是沿用东方文明为依规;中国的经商治企,沿袭了过去儒商的优良传统。同时吸取了近代晋商、徽商、浙商、粤商等的精华,形成了独具风格和特色的现代“华商”,在世界商界中异军突起。继承和发展这些优良传统和风格,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就会产生无穷的活力。这是今后长期起重大作用的因素,这也是中国商界“软实力”的精华所在。
 
但是,我们与世界跨国公司、先进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有三点:一是创新能力不足,知名品牌缺乏。我们虽然是“饲料大国”,但却是“创新小国”。中外评论认为,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历史性尴尬”。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是: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R&D)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超出2%,才称得上“创新型国家”。而我国在2009年,仅为1.62%。再从专利上看,2007年三方专利(RCT)中国只有0.54万件,而美国为5.2万件。现在世界上科技创新执牛耳的仍是美国,其他国家的创新人才,也不少被美国挖去,在其他国家开花而在美国结果。目前我们饲料企业大体的情况:销售人员多而科研人员少;广告宣传投入多而科技投入少;引进吸收多而自主创新少。这是我们的致命弱点。要下决心从打消耗战、人海战、转变为打科技攻关战,向“创新驱动型”、“创新-创意驱动型”发展,促进我们的骨干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二是“产业链”不长不大,残缺不全。国际上的大粮商、大饲料商,都是以经营全程产业链著称的。世界第一大粮商嘉吉公司,就有从种子、肥料、饲料、收购、加工、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的、完整的产业链,因而具有极大的、综合的经济效益与应变能力。而我国的饲料业,是“以量的扩张见长,以产业链发展见短”,基本上是“抓了中间,丢了两头”,在饲料原料生产上很少介入,在销售上少有网络,形不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缺乏全程可追溯质量体系与抗拒风险能力。这个差距有扩大之势,应予重视。
 
三是在经营体制和决策上,国际上的大公司、大集团基本上通过完善的公司制治理,即使是家族企业也通过两权分离,实行法人治理、集体决策、分线负责、分工协作。而我们的民营企业,大部分是家族企业,靠家长掌舵,个人决断。这在企业发展初期是必要的,也是有成效的。而现在面临着摊子大、问题多,非常复杂的局面。况且这些公司创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日益由中年向老年迈进,个人决策难免不出问题,相比之下,往往会逊人一筹,这也是应该正视的不足之处。
 
今后五年到十年,对于饲料行业和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是企业走向强大,走向世界的极其关键的时期。我们一定要再接再厉,奋发有为,改革创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进一步向国际化、现代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
 
    为此,我们这段时间做了一些调查和访谈,与企业家交换意见,现在提出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明确战略定位。现在正是企业扩张的良好时机。全行业目前已有22个骨干企业上市,还有一批企业正在作好前期工作,争取利用社会资金。在进行扩张、多元化经营的时候,一定要明确企业主攻方向是成为世界一流的畜牧饲料企业,而不是其他。多元化经营,要为这个战略定位服务,而不是其他目的。因此,发展中一定要理性经营、科学经营。把握发展方向,坚持饲料为主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做大做好产业链经营。尤其在“两网”上要下功夫,即原料收购网和产品销售网。今后原料的紧缺、价格的上扬,将成为发展的一个瓶颈,在这方面要多下功夫,有应对之策,有规避风险的机制和必要的准备,精打细算、用好资金,取得更好效益。要小心落入盲目投资、盲目扩张的陷阱。
 
    第二,处理好企业内部矛盾。现在我们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期,因而也正是矛盾的凸现期。作为企业来说,我们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其复杂性、艰巨性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比如企业内部劳资关系、领导成员之间的关系、与企业外部攸关方的关系、与国外市场竞争的关系等等,都将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甚至可以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冒出许多风险。处理这些问题,我们大部分企业领导还缺乏思想准备和工作经验。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处理这些问题,不能急躁、不能简单化。要本着统筹兼顾的原则,调整利益关系,做好思想工作。要冷静分析,找出原因,分清主次,对症下药,妥善处理。这样就可能把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一般来讲,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以更高的思想境界、更老练的领导方法、更符合实际、合情合理的方式,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得更好,少留后遗症。这是新时期面临的新课题,我们的大集团大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学会正确对待内部矛盾,善于处理内部矛盾。
 
    第三,创造“走出去”的新格局、新方式。现在一部分大中型企业走出去已逐渐形成气候,从南下西进开始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从单纯投资办厂发展到多方合作,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好评,呈现出起步良好、发展加快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切忌那种盲目发展、削价竞争、互挖墙脚的现象。要注意战略布局,从长期发展着想。这几年“走出去”成功的经验,就是要使我们投资到那里的国家、那里的人民受益,实施“本土化”。要把饲料畜牧业的现代化经营管理,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启用当地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合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与当地联合、参股等。合作内容,也可以从单纯投资办厂,向提供共同生产原料、共同销售产品、深度加工等方面发展。对待在国外投资办厂,一定要注意初战必胜,这样就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可靠的基础。总之,要形成现代化生产、现代化管理与当地实际相结合的、具有特色的新的形式,这样才有生命力。
 
    第四,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搞好软件建设。我国饲料行业从一开始就比较注意培育企业文化。这个优点一定要发扬。在软件方面,我们认为要坚持“三个为本”:一是“民生为本”,为立足国内解决中国人的吃肉问题服好务。二是“以人为本”,为建设学习型、和谐型企业而努力,待职工亲如家人,和谐创业,拧成一股绳,一心搞建设。三是“诚信为本”,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公平、有序地参加竞争,不掺假使杂,不乱用添加剂,不哄抬物价,诚实守信,经久不衰。特别注意树立名牌、名企的持久信誉,创立百年名牌,办成百年老店。这样就在实践中,在世界商海风波中,锻炼成长,形成行业的领军企业,领军名牌,产生领军人物。
 
第五,深化改革,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前进。国内外实践证明,标准化、规范化的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较为成熟、较为先进的管理制度。如果要想成为全国性、世界级的大集团和跨国公司,看来实行规范化的股份制是最好的选择。舍此没有别的好形式、好办法。现在,饲料行业大多是民营企业,发展已三十多年,创业的当家人起了很好的作用,有着难以取代的地位。但是,领导者逐步老化,加快改革步伐,实现两权分离,跳出家族的圈子,物色可靠的接班人,形成新的领导核心,就应该从现在做起,否则会贻误大事。作为“老饲料”“老粮食”,我诚恳地提出这个忠告。要重点培养领导核心,培养核心团队。要在经营实践中下大力选拔、培育、使用好优秀人才,把他们充实到企业领导班子中去。要努力培养一批有战略眼光、熟悉业务、品德高尚的领军人物,从而带出一支高素质、有战斗力的职工队伍。为此要倡导职业道德、企业文化和个人修养,关键是要培养企业领导者有正确的世界观和创业观,能够坚持做到:以法治饲、以德服人、以智兴企。这样就会把具有中国特色饲料行业发扬光大,走上强国之路,就能造就一批饲料界的领军人物、领军企业、领军队伍,使中国饲料业扎根华夏,屹立东方,走向世界!
冀ICP备11015804号
电 话:0311-89818181 传真:0311-80828282 手 机:13731112111  E-mail: roufen@126.com 肉粉:http://www.sjzjys.com
Copying Right 2011 版权所有:石家庄金钥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QQ50909865